大河网讯(记者祝传鹏)11月12日上午,河南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室内,随着采集仪器平稳运行,来自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卫生院的医生和飞飞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份承载生命希望的/"火种/"将被紧急送往受助者所在医院,为一位血液病患者重启生命篇章。

“能配型成功是万分之一的缘分,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躺在采集床上的和飞飞语气平静却坚定。这份担当的背后,是跨越十余年的爱心积淀——早在得知时任磨头镇卫生院院长刘院长于2008年成为河南省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时,“用一己之力救一条生命”的念头便在她心中扎根,成为深藏心底的愿望。
2024年6月,博爱县卫健委组织的造血干细胞知识宣讲会,让这份心愿迎来萌发契机。当看到宣讲视频中血液病患者渴求生存的眼神,她当即填写登记表,正式加入中华骨髓库,将多年来的爱心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
2025年9月,中华骨髓库传来配型成功的通知,让和医生的爱心承诺迎来兑现时刻。“就像中了救人的彩票大奖!”回忆接到电话的瞬间,她依然难掩激动。不过,家人最初仍有顾虑,担心捐献过程会影响她的工作与生活。
“挽救一个生命就是拯救一个家庭,而且现在捐献技术很成熟,安全有保障。”和飞飞耐心向家人科普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用专业认知打消家人担忧。最终,她的坚持与担当打动了家人,爱人主动提出全程陪同。捐献前,和飞飞严格遵循医疗规范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按医嘱注射动员剂,以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为捐献做好充分准备。
和飞飞的大爱善举,在磨头镇卫生院引发强烈反响。同事们受其感染,纷纷主动咨询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流程。“和医生用行动告诉我们,医护人员的奉献不止于诊疗室,还能通过更多方式为生命护航。”卫生院护士长在谈及此事时感慨地说。
采集结束后,这份承载着温暖与希望的造血干细胞,被小心翼翼装入专用冷链运输箱,即刻奔赴受助者所在城市,开启一场跨越地域的生命接力。中华骨髓库数据显示,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为万分之一至数十万分之一,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症血液病患者而言,找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往往意味着重获新生的唯一机会。河南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和飞飞的捐献案例,是河南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发展的生动缩影,截至目前,全省捐献案例已突破1595例,这一个个数字背后,彰显着中原大地代代传承的大爱精神。
编辑:陈梦伊审核:范昭
编辑: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