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与病魔交锋的战场上,有一位医者,用青春与热忱,用专业与智慧坚守在抗击癌症的第一线,她就是济南市第七人民综合治疗科主治医师孙姗。

精准诊疗为患者指明方向
临床诊疗,是医生与疾病正面交锋的主战场。孙姗深知,面对复杂多变的恶性肿瘤,唯有“精准”二字,方能抓住战机,克敌制胜。她将“精准医疗”的理念贯穿于诊疗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得益于在省立医院的深入进修和多年的刻苦钻研,孙姗熟练掌握CT、超声引导下实体瘤穿刺活检技术。这项技术犹如侦察兵的眼睛,能够在影像设备的精确引导下,直达病灶核心,获取关键的组织标本,为明确病理诊断、指导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肺癌、肝癌的微创治疗领域,孙姗更是展现了她技艺精湛的一面。她深刻理解微创治疗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加速术后恢复的重要意义。无论是射频消融、微波消融,还是其他局部治疗手段,她都力求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68岁的张大爷,罹患肺癌,因肿瘤位置紧邻大血管,传统手术风险极高,几近绝望。孙姗接诊后,反复审阅患者查体影像,组织科室讨论,最终为张大爷精心设计了“微波消融联合靶向治疗”的个体化方案,成功清除了肿瘤病灶。术后,她又根据张大爷的基因检测结果,调整靶向药物,并耐心细致地指导用药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处理。两年过去了,张大爷的病情稳定,未出现复发迹象,生活完全能够自理。
个体方案创造生命延续的可能

在孙姗的字典里,从没有“放弃”二字。她坚信,每个患者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她总是投入大量时间,深入研究患者的影像资料、病理报告和基因检测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承受能力及家庭经济因素,制定出富有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策略。
面对被判定生存期可能不足半年的晚期肝癌患者李阿姨,孙姗展现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医者担当。她为李阿姨制定了一套详尽的“个体化全程管理方案”,创新性地采用了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综合模式,控制肿瘤进展。治疗期间,她密切监测李阿姨的各项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精细管理着治疗与副作用之间的平衡。当李阿姨因治疗反应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时,孙姗每天的查房便多了十分钟的“心理查房”。她分享成功的康复案例,给予坚定的鼓励,并主动帮助李阿姨联系医院的心理支持资源。在她的全力救治和温情陪伴下,李阿姨的生存期显著延长至一年半以上,且生存质量得到了改善。这延长的每一天,都凝聚着孙姗医生的智慧、心血与关爱。
精研科研为临床注入动力
医道精微,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从事肿瘤专业临床工作以来,孙姗从未间断对本职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孜孜追求及对新技术领域的探索。她深刻认识到,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提升诊疗水平、最终惠及患者的源头活水。
她积极投身于省市级多项临床研究项目,密切关注国内外肿瘤治疗的最新动态与发展方向。近年来,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参与发表SCI论文1篇,其研究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聚焦于如“微波消融疗效优化”等具有高度实用价值的领域,旨在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提升疗效、改善预后的临床实践。
同时,孙姗积极在科室内与同事进行业务学习与病例讨论,主动分享国际前沿的诊疗指南和研究进展。她推动科室优化了晚期肺癌免疫治疗联合方案的应用策略,通过更精准的患者筛选和更规范的流程管理,显著提高客观缓解率,让更多患者从先进的治疗手段中获益。
孙姗的从医经历,是医术与仁心交织的华章,是生命对生命最深情的守护。她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对生命健康的敬畏,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内涵,在对抗癌症的战场上,为患者点亮了一盏盏希望之灯,照亮了生命的航程。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