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凌晨,乌克兰奥恰科夫海岸线的寂静被俄军特种部队的快艇引擎声打破。代号“Skat-12”的突击小队仅用15分钟渗透乌军第73特种作战中心驻地,生擒两名英国军官,心理战专家爱德华·布莱克上校和国防部协调官理查德·卡罗尔中校。

英国外交部事后称两名军官为“研究二战遗迹的游客”,遭俄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公开嘲讽:“奥恰科夫唯一的遗迹是被乌军改造成阵地的苏联纪念碑。”俄方公布的证据显示,被捕军官携带的加密数据包含克里米亚大桥结构弱点分析、黑海舰队坐标及无人机操作指令,直接戳穿“非参战”谎言。

审讯12天经过12天审讯,布莱克上校承认参与“隐秘风暴”计划,策划用自爆快艇封锁黑海石油航道,并协调“风暴阴影”导弹打击俄境内目标。供词提及英国军情六处人员直接向乌军提供实时目标数据,甚至涉及“北溪”管道爆炸案的技术支持。俄媒披露,这些军官的实际任务远超“顾问”范畴,包括训练乌军特种部队、策划克里米亚突袭及操纵无人机集群。
英国国防部试图删除军官履历中“派驻乌克兰”记录,但网页快照留存证据。俄方据此指控北约已深度介入指挥链,例如俄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沉没事件中,美军提供的实时情报与英国军官的坐标传输形成完整证据链。

“自食其果”与此同时,美国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的消息引发俄方强烈反应。10月13日,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警告,若“战斧”入乌,“可能让所有人遭殃,尤其是特朗普本人”。他强调该导弹核常兼备的特性使俄方无法在飞行中判断弹头类型,且发射者必然是美军而非乌军。克林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指出,操作“战斧”需美国专家参与,这将导致俄美关系“直接恶化”。
俄军事专家科罗特琴科进一步称,任何对俄领土的“战斧”打击都将触发“全面报复”,包括使用核武器。俄议会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警告,俄军已制定反制方案:一旦发现导弹发射点,将立即摧毁相关设施及操作人员。

暴露短板冲突升级之际,乌军实战数据却显示西方武器效能下滑。乌总参谋部前副参谋长罗曼年科透露,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拦截率从42%骤降至6%,主因是俄军改用“伊斯坎德尔-M”导弹及“匕首”高超音速武器,并针对性避开防御密集区。俄国防部2024年数据指出,赴乌外国雇佣兵阵亡率高达44.5%,其中波兰籍士兵伤亡过半,美英人员亦损失惨重。
俄军近期战术更从“炸毁”转向“活捉”,特种部队频繁渗透捕获北约人员。此次奥恰科夫行动后,乌军前线侦察能力骤降72%,指挥层被迫全面换血,俄黑海舰队则趁机强化反间谍部署。

新战场俄方宣布将以“参与敌对行动罪”公开审判三名英国军官,拒绝一切换俘提议。此案成为首例将北约现役军官与乌战事直接挂钩的法律事件,迫使英国陷入两难:承认军官身份等于自曝参战,否认则面临人员被重判的政治后果。
随着俄乌冲突转入信息战与法律战交织的新阶段,黑海上空的导弹射程争论与莫斯科法庭的审判进程,正将美欧拖入更不可控的博弈深水区。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