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微博
当芯片的纳米战争进入白热化,当AI算法开始重塑各行各业,我们正站在一场科技革命爆发浪潮之中,而科创板正是引领这场变革的核心前沿。如何搭上开往未来的科技快车?这里有一只指数增强基金——东方红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025373、C类025374),由东方红量化团队管理,以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简称“科创综指”,代码000680)为基准指数,通过量化增强策略追求超越指数的投资回报,11月3日至14日正式发行。
不同于押注某个单一科技赛道,东方红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采用“跟踪科创综指+量化增强”的双引擎策略,在科创板的星辰大海中捕捉投资机遇。它不止是跟踪科创综指,更要通过量化增强来把握科技脉搏,力争获得超额收益。
打造科创板投资的有力工具
东方红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A类025373、C类025374)的发行,在科创综指(000680)基础上进行量化增强,为投资科技成长领域提供了有力工具。
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与科技革命加速推进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2025年以来,科创板凭借政策扶持与技术突破的双重优势,成为本轮科技股上涨的核心载体。
科创板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以来,聚焦“硬科技”赛道,孵化培育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科创板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4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589家,总市值超11.24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科创板成为资本市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排头兵。当前AI正与各行各业进行深度融合,一批科创板公司正在积极面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谋篇布局。
科创板公司在研发领域持续高额投入,一批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在“硬科技”攻关方面,实现多个领域突破,核心技术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市场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为1679.89亿元,攀升的研发数据,是科创板企业持续创新、不断突破的有力佐证。
从研发投入来看,截至2024年末,科创板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了11.9%,大幅领先于创业板的5.1%和主板的2.6%。同时,科创板在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上也以30.8%的比例领先于创业板(20.4%)及主板(14.1%)。
注: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底科创板的行业定位于高成长潜力,为本轮科技股的上扬行情提供了重要支撑。东方红量化团队此番选择科创综指(000680)作为指增基金的标的指数,正是考虑到该指数的定位——全面反映科创板的重要指数。
科创综指(000680)的样本空间由科创板上市的股票和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组成,ST、*ST证券除外,以反映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表现。该指数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点为基点。
从指数定位看,科创综指(000680)定位于科创板市场综合指数,最新样本数量571只,市值覆盖度约97%,与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等规模指数不同,科创综指兼具代表性和可投资性,其覆盖度更加广泛,市值分布包含大、中、小盘各种类型股票。科创板几乎所有企业的成长,都能通过这只指数捕捉。
科创综指(000680)聚焦于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领域,翻开科创综指的行业图谱,电子(48.3%)、医药生物(14.4%)、电力设备(9%)、计算机(8.2%)、机械设备(8.2%)构成核心板块,前五大行业占比88.1%。相比传统宽基指数,科创综指(000680)在行业上更加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家政策导向和未来产业发展保持一致。
科创综指行业权重分布(申万一级行业分类):
注:数据来源Wind,截至10月24日,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科创综指前十大权重股:
注: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官网,截至2025.10.24指数增强策略追求超额收益
随着政策层面对科技产业的加大鼓励和扶持,科技成长领域有望持续吸引增量资金,形成投资配置的“引力”。
科创综指(000680)以其全面性、均衡性和前瞻性,成为捕捉科技成长趋势的理想路径:一方面能把握大企业的确定性,龙头公司在技术壁垒和资源整合上具备优势,是行业风向标;另一方面能够捕捉中小企业的爆发性,新兴成长领域的“黑马”有很多还处于成长期,虽然市值偏小但弹性更高,后续也将迎来广泛机会。
在跟踪科创综指(000680)的基础上,东方红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采用量化增强策略,追求超额收益的稳定性。
目前指数增强产品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两大类策略:一是通过个股基本面比价获取超额收益;二是通过个股走势的量价模式寻找市场认知的运动方向来获取超额收益。两者逻辑区别显著,所以超额收益的相关性长期来讲更低。
东方红量化团队在策略中进一步融入深度学习的基因,对于基本面因子进行分域建模从而适配科创板上市公司,在策略内部融合基本面信息和机器学习,刻画了全市场300个有效特征,模拟市场不同参与者的认知路径,从而实现对于公司股价未来走势的预测。该团队认为,上述策略正在深刻改变高度有效市场的量化交易策略,有利于在科创综指基础上更好地追求超额收益。
多因子多策略,根据指数的特点和属性侧重不同的因子和策略,帮助产品实现更高的性价比,该策略已经成为东方红指数增强系列基金超额稳定性的重要来源。关于因子权重调整,东方红量化团队将使用基本面因子与技术面高频因子竞争上岗,策略间合成因子等权匹配;借用了大模型预训练+微调的模式对科创板样本进行二次微调,确定因子权重。
东方红量化团队负责人、东方红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徐习佳博士表示:“A股市场处于向高度有效的发展过程之中,当前市场正是适合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方式,适合指数增强策略的发展。对于科创综指,从获取阿尔法的角度看具有一定的广度,同时也具备较高弹性,希望科创综指的增强基金能够成为投资者投资科创板的有效工具。”
东方红持续布局指数增强产品
东方红资产管理自2011年开始布局量化业务以来,已积累十余年丰富的量化投资经验。团队持续布局公私募产品线,打造丰富的公募量化产品线:涵盖被动指数基金(包括SmartBeta指数基金和行业主题指数基金)、指数增强产品(基于各类宽基指数的增强策略),以及主动量化产品。
被动指数基金是东方红量化团队最早布局的公募产品线,自2019年起团队率先将公司主动权益投资经验融入SmartBeta指数的开发上,挖掘长期有效的各类因子,比如质量因子、红利因子、成长因子、价值因子等,开发出能够长期表现稳健、穿越周期的SmartBeta指数及相应的指数基金,已成立东方红中证竞争力指数基金、东方红中证东方红红利低波动指数基金和东方红中证优势成长指数发起基金,此外还发行了跟踪港股通高股息指数的东方红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基金。
指数增强基金也是东方红量化团队重点发展的品类之一,主要通过多因子多策略的搭配,从而进行指数增强,力求实现超额收益的稳定性,已推出东方红中证500指数增强发起基金(A类021175、C类021176)和东方红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A类025373、C类025374),其他的指数增强基金也正在持续布局。
指数增强基金,是基于指数投资的升级品种。它不会完全复制指数走势,而是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多因子多策略力争跑赢基准指数、获得超越指数之上的超额收益。
主动量化基金方面,团队发挥对有效因子“融合+对冲+择时”的主动性,选择风格明确、逻辑清晰、区分显著的长期有效因子构建策略矩阵,力图捕捉经济周期演变过程中市场风格的变化,通过因子择时和因子对冲策略,力争为客户提供跨越周期的稳健回报,已经成立东方红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基金、东方红红利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基金和东方红慧选成长混合基金,分别属于均衡风格、红利风格和成长风格。
关注科创板,一键布局中国科技未来!东方红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A类025373、C类025374)致力于把握科创板企业成长机遇,着眼长期价值,拥抱新质生产力。
东方红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
(A类025373、C类025374)
11月3日——11月14日发行
风险提示:本基金是一只股票型基金,其预期风险与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在控制基金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之间的日均跟踪偏离度及年化跟踪误差的基础上,力争获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本基金除了投资A股外,还可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投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本基金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操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包括债券回购、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股票期权、资产支持证券、科创板股票、北交所股票、港股通标的股票、存托凭证、参与融资、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等)的风险、本基金法律文件风险收益特征表述与销售机构基金风险评价可能不一致的风险和其他风险等。本基金特有风险主要是指数化投资风险,包括:指数增强策略的最终结果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的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的风险、标的指数值计算出错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成份股停牌风险等。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前述文件更新内容。本基金的风险等级评级结果请以销售机构的评级为准,请投资者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购买相匹配的风险等级产品。本基金由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和兑付责任。
—证券市场周刊广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编辑: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