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硬顶中国?荷兰10月29日宣布对中国断供晶圆,中国对荷兰断供稀土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荷兰硬顶中国?荷兰10月29日宣布对中国断供晶圆,中国对荷兰断供稀土


荷兰硬顶中国?荷兰10月29日宣布对中国断供晶圆,中国对荷兰断供稀土

  2025-11-04 09:02:08     简体|繁體
http://open.993113.com/1097308.html

你有没有发现,这回荷兰是真豁出去了。

10月29日,荷兰宣布对中国断供晶圆,说是回应中国9日的稀土禁令。听起来像一来一回的“互相掐脖子”,但问题是,谁先喘不上气?

荷兰说自己有稀土储备,能撑一年。我翻了下欧盟的数据,他们的稀土战略储备量确实在增加,但那点量连中国一年出口总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更现实的,是这玩意儿就算有矿,也要有提炼、分离、净化的工艺。储备是一回事,用得上是另一回事。稀土精炼线,欧洲这几年几乎全靠进口。中国禁了,欧洲要自建,从设备到环保审批,至少三五年起步。

但中国这边也不轻松。晶圆是半导体的命根子,不是换个供应商就能搞定的。安世中国说在找国内替代,我能理解,可真正能达到荷兰那种精度的晶圆厂,现在全世界也没几家。中芯、华虹虽然在追,但还差点火候。工艺、设备、良率、时间,一个都不能急。就算找到替代,也得重跑验证,重做设计图,这中间少说三个月。

这不是谁厉害谁就赢,而是谁能先找到替代方案。换句话说,就是谁能先脱钩成功。中国稀土的链条在手上,荷兰的光刻机在手上。一个是原料源头,一个是制造瓶颈。谁断谁,都是疼。

我注意到最近几个信号。

•9月,欧盟刚发布《关键原材料法案》,目标到2030年将稀土自给率提升到40%。

•而中国工信部在10月初又批了新一轮稀土开采指标,同比多了15%。

这两边的动作,基本说明一个事:没人信任谁了。大家都在为“万一彻底撕破脸”做准备。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这回很安静。按理说荷兰是美国的老盟友,ASML那台EUV光刻机当年禁运中国,美国是主要推手。但现在轮到荷兰被反制,美国反而不吭声了。因为它自己也需要稀土。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近60%的稀土氧化物(数据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年报),这事它比谁都清楚。嘴上喊脱钩,心里清楚没中国那套稀土链,连F35的发动机都不好造。

这一来一回,像极了两个人拿着对方的命门在比耐力。荷兰觉得中国不敢真断晶圆,中国觉得荷兰撑不过稀土荒。结果就是全球供应链都得跟着抖一抖。台积电、三星这些厂商现在估计都得重新核算库存周期。谁的原料先断,谁的订单先乱。

我在想,这事要是放到十年前,中国肯定被掐得更惨。那时候稀土虽然多,但没人重视专利。现在不一样了,从采矿到精炼到磁材,中国都自己干。荷兰那边的光刻机确实先进,但也不是神话。日本佳能、尼康当年也造过,只是后来被ASML甩开。技术永远不是一家的,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问题来了,谁的命更硬?

我觉得得看谁更能熬。

中国有资源、有市场,短期疼但不致命。荷兰靠技术吃饭,供应链断了就是硬伤。ASML的EUV一年卖一百多台(来源:ASML财报2024年Q2),一旦关键原料卡壳,产能立刻趴下。那可是他们全国GDP的命根子。

但别以为中国就稳赢。替代晶圆那件事真不好搞。国内厂要提纯度、提良率、提速度,不是一两年能补全的。这仗谁都得打持久战。只不过现在谁也退不下来了,退一步就是被掐。

我昨晚跟朋友聊这事,他说一句挺扎心:“你以为他们在打供应链,其实是在打信心。”这话有点意思。因为供应链断一次可以修,信心断一次就要几年恢复。

所以我现在更想问的是,不是谁更硬,而是谁先软。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