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黄土镇聚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任务目标,以“123工作法”为抓手,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推动形成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精心勾勒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新图景。
一部村规民约建机制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在村“两委”的组织下,村民组长、网格员和党员代表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坚持既遵循移风易俗工作要求,又尊重民族地区风俗习惯的原则,充分听取知名人士、“两委”成员、驻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等多方建议,严格按照村“两委”会提议、村委员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程序,对村规民约进行系统修订与完善。修订内容进一步细化了红白事操办流程与标准。
目前,该镇竹园村在白事方面,明确规定“白事不收礼金”,并对红白事用车数量、烟花爆竹燃放等制定了具体管控标准。

该村“两委”干部带头落实“白事不收礼金”规定,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将相关条款正式纳入村规民约。同时,为满足亲友邻里表达哀思的情感需求,村里积极倡导以赠送花圈、上门慰问等方式替代礼金往来,既保留了人情温度,也切实减轻了村民的人情负担。
两支自治队伍铸民风
一方面,建强红白理事会,由村“两委”成员、村民组长等组成队伍,严格执行“村民申报—理事会入户—现场监督”流程,全程指导、监督红白事操办,推动婚丧宴请合理合规开展。目前,该镇15个村均已成立红白理事会,每村配备6至13名成员,累计现场督办红白事70余起,劝导简办婚丧嫁娶20余起。

另一方面,组建由村“两委”成员、老党员、村民和先进模范代表等组成的道德评议队伍,常态化开展先进典型评选和“红黑榜”评议工作。评议会每月评议生成红榜与黑榜,红榜宣传好人好事,黑榜曝光不文明行为,结果在村公示栏张贴,营造学习先进、鞭策后进的文明氛围。
目前,在红白事规范管理中,该镇雪花村创新实施“卫生清理保证金”制度。村民办理红白事前须先至村委会报备,并缴纳500元保证金。事毕后,村委会派员核查场地卫生,清理达标即全额退款。如存在垃圾堆积、清理不到位等情况,则扣取相应费用用于组织清理。该制度有效解决了以往事毕后环境脏乱难题,村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事后主动清扫、自觉维护已成为普遍习惯。
三大实践平台提成效
用好村民议事平台。各村组建由村“两委”成员、小组长、村民代表、网格员等构成的村民议事会,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议题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建议。议事会定期研判,将可行建议转化为具体措施,推动落实并公开反馈。

目前,全镇15个村均成立村民议事会,每村成员7至14人。全镇已采纳有效建议5条,其中3条涉及红白事车辆与烟花爆竹管控的建议已落地见效。用好积分激励平台。全面推行“积分制”管理,将婚丧嫁娶文明办理纳入积分项目,引导村民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实物,实现“以奖促治、以益促行”。
“小积分”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汇聚文明共建“大力量”,推动形成和谐有序的乡村新风尚。用好文化宣讲平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加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围绕理论传播、政策宣讲、价值引领、文化活跃、移风易俗等内容,每月定期召开院坝会。由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向村民讲解移风易俗政策意义与典型案例,鼓励村民交流经验、分享体会。会议同步表彰先进典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宣传感染力,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文明新风建设。
截至目前,黄土镇已召开移风易俗专题院坝会30余场,覆盖村民800余人次。

来源:沿河黄土镇党建办
一审:肖咏
二审:邓欢旭
三审:文波
编辑: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