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0月21日讯(记者张宗帅通讯员宫鲁迅)“以前挑水要走二里山路,现在打开龙头就有干净水!”如今,在枣庄市中区齐村镇银庄村,村民老李拧开自家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脸上满是笑意。这一幸福场景的背后,是山东惠众民生集团所属水务公司以“为民办实事”为初心,攻克山区地理桎梏、打破区域供水壁垒,为银庄村量身打造供水改造工程的生动实践。

银庄村地处市中区最北部山区,毗邻山亭区,此前无专属供水管道,村民长期依赖山亭区北庄镇水源。翻山越岭的取水路、缺乏防护的蓄水池,让“用水难”成为村民心头事——天旱时蓄水池见底需凌晨排队等水,雨天水质浑浊需沉淀半天才能用。得知这一困境后,水务公司将银庄村供水问题列为“县域通管,民生攻坚一号项目”,党委书记、总经理宁辉带头承诺:“必须让村民早日用上安全稳定的自来水!”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水务公司领导班子几十次深入银庄村调研,徒步勘察山路与蓄水池现状,建立“每周调度、每月督查”机制,全程靠前指挥。针对银庄村地势落差大、输水距离超30公里的难题,技术团队创新提出建设7级加压供水系统的方案,历经16次方案修改、上百公里徒步勘察与多轮论证,最终确定“枣庄水厂→汇深水厂→建国泵房→谷山→柏山→胡埠→银庄”的完整供水链路。

施工过程中,难题接踵而至:谷山加压站建设时设备靠“人拉肩扛”运上山,柏山段管道遇岩石层则改为人工挖掘。水务公司领导全程盯守施工一线,确保每一个环节严格按标准推进。通水测试当天,当水流经7级加压平稳流入村民家中时,现场掌声雷动,困扰银庄村多年的“翻山找水”历史就此终结。

在保障水质安全上,水务公司构建全流程管控体系:对水源地实施封闭管理,水厂采用“沉淀+过滤+消毒”深度净化工艺,管网安装智能监测设备,每周还上门为村民检测水质、公示检测结果。“现在做饭洗衣都方便,水质还好!”村民们的认可,成为对工程的最佳评价。

此次工程还打破了区域供水壁垒。此前银庄村“跨界用水”常因山亭区水源紧张停水,水务公司主动协调市中、山亭两地,统筹调配区内水厂水源,让村民与城区居民享同等供水服务。如今,银庄村供水保障率、水质达标率均达100%,这一工程也成为山区村落供水改造的“统管样本”。

“下一步,我们将以银庄村为样板,持续关注山区群众饮水需求,让更多村民用上放心水,为乡村振兴注入‘水动力’。”宁辉表示,水务公司将继续以“以水为媒、服务民生”的国企担当,续写民生福祉新篇章。
责任编辑:杜方奇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