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暨四平玉米(粮食)产销对接大会在吉林省四平市隆重召开。大会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四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绿色、安全、健康、共享”为主题,吉林省鲜食玉米精深加工的拳头产品、硬核技术在大会上集体亮相,充分彰显全省“四位一体”鲜食玉米生态网链构建的显著成果。

此次大会集中展示了鲜食玉米、玉米主食、玉米饮品等8大类600余款创新成果,其中,精深加工产品成为一大亮点。玉米须茶、低GI玉米发糕等低卡高纤食品充分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健康饮食的需求,成为消费新宠;玉米肽、富硒功能食品等新技术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引领鲜食玉米精深加工新潮流;秸秆餐具、玉米叶文创等产品不仅实现了玉米的全株利用,新奇卖点也吸引消费者纷纷驻足。
“将一株玉米‘吃干榨净’,一点都不浪费。果穗加工食品,秸秆做青储饲料,用玉米须开发茶饮,玉米叶编织文创产品;让土地也不‘闲着’,鲜食玉米收获后,指导农户种植白菜、荞麦、小根蒜等。”这是玉米全产业链的新赛道,四平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鲍金双话语中带着自豪。

四平市玉米办主任寇春生指着β葡聚糖玉米面条说,“健康饮食是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把握住消费者最关心的‘健康’,让消费者吃得健康、吃得营养,我们的产品才有更大的市场。我们已推出玉米肽、冻干粉、玉米面条、低GI发糕等多样化的玉米主食化产品,面对消费市场多样化需求,开发、挖掘的空间还很大,四平玉米大健康产业的布局正在加快扩展。”
作为“中国优质玉米之都”,四平市依托北纬43°黄金玉米带,近年来以打造“四平玉米”品牌为核心,积极构建了种植区域化、品种专用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加工系列化、产品优质化等“六化”体系。从液氮锁鲜到秸秆生“金”,四平市通过加快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在鲜食玉米精深加工领域率先突破,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使鲜食玉米产业实现了从“一穗玉米”到“全链黄金”的华丽转变。2024年,四平鲜食玉米加工量突破4亿穗,产品远销韩国、俄罗斯等国家。
在四平市鲜谷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独创的2小时极速预处理工艺,全程净化水清洗,21层反渗透技术,更好保持了鲜食玉米的原香,从采摘到加工,分秒必争,机械收割、智能分拣、超高压杀菌、复合包装,最大限度留住玉米的鲜嫩与营养,四季保鲜,万家“尝鲜”。
“我们建有万亩有机化种植基地,厂房建在基地旁,从采摘到加工成品只需2小时。在吉林省粮食第一、第二产融合发展项目支持下,我们全力推进年产4500万穗的全自动真空玉米生产线建设,将带动周边300多名农户就业,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四平市鲜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仙宇说。
四平实践正是吉林省鲜食玉米精深加工产业升级的缩影,鲜食玉米、玉米主食化加工企业正在不断成长壮大,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省152家鲜食玉米企业,已形成36亿穗年产能,产值超55亿元,带动农户每公顷收益增加达3000元。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构建的全产业生态网链,成为链动55亿级产业升级的核心支撑。从制定全国首个鲜食玉米全产业链标准,到创新“区块链+溯源”体系,从推动12家重点企业通过国际食品安全认证,再到此次大会“六大对接”活动搭建产销桥梁,一系列有力举措不仅打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通道,推动吉林鲜食玉米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跃升,更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吉林方案”。吉林省粮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积极构建鲜食玉米精深加工产业生态网链,让吉林鲜食玉米产业不断提质升级,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筑牢乡村振兴根基,提供生动的‘吉林样本’。”责任编辑:韩璐(EN053)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