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通讯员刘魏琦)近日,汉阳区玫瑰园润泽小学以“礼润童心薪火相传”为主题,举办第五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暨“礼润节”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主线,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文明礼仪养成深度融合,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日常做起,争做讲文明、懂礼仪、有道德的新时代好少年。
国旗在我心中爱国情怀根植童心
活动伊始,学校组织开展了“国旗在我心中”爱国主义教育系列实践。通过“国旗礼”学习、国旗守护日记打卡、“寻访红色足迹”亲子研学等内容,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增强国家观念和民族认同。
一年级新生在庄严的仪式中接过小国旗,许下“爱护国旗,从我做起”的郑重承诺;国庆期间,学生们用画笔、文字和镜头记录守护国旗的温馨时刻,将爱国情感融入生活细节。
一(6)班的冯诗宁说道:“将国旗镶在相框里是最好的保护,每天都能看到,国旗常在心里!”一(3)班的王屹卓晒出了他保护国旗的好方法:“国旗放在笔筒里面,同时旁边是地球仪,红旗覆盖的地方是中国!寓意着好好学习,一颗赤子之心向祖国!”已经是五年级的韩乐晴同学发出感慨:“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收到了小国旗,国旗一直收纳在我们的奖状册里,每年十一我都和家人带着国旗去红色革命基地打卡,将这份静态的珍藏,化作了一场动态的、充满仪式感的奔赴!”一(6)班的邓梦可说道:“带着国旗去旅行!我追着五星红旗的光到了南昌,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

文明礼仪润心田行为习惯成自然
“礼润节”中的“文明礼仪润心田”系列教育活动,涵盖了标语设计、礼仪评比、入队仪式等多个环节。
“文明标语我设计”创意大赛如同一场思维盛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孩子们化身为校园文明的“小小设计师”,他们开动脑筋,挥洒创意,围绕课堂、路队、餐饮、交往等日常礼仪,创作出了一大批富有童心、朗朗上口的文明标语。“小声说话,从我做起”“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食不言,寝不语,光盘行动我第一”……这些源自孩子笔下的鲜活语句,不仅易于传诵,更蕴含着对文明礼仪的深刻理解。优秀作品经过精心美化,已然化身为班级门口、走廊墙壁、食堂立柱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文明的种子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悄然生根、无声绽放。

为文明行为“立标”让礼仪习惯“生根”
“见面微笑,招手问好!”“整队行走快静齐!”“轻走慢行,右行礼让!”这些不再是贴在墙上的冰冷规条,而是第五届“礼润节”——文明礼仪我先行评比活动中最鲜活生动的场景。学校创造性地将学生的校园生活解构为四大核心场景:路队礼、见面礼、课堂礼和课间礼,并为每一项制定了清晰、具体的行为标准。
“路队礼”示范班的标准是“整队行走快静齐”。放学时分,一道道笔直如线的队伍,一声声清脆的“老师再见”,构成了校园一道流动的文明风景线,展现了学生们的集体纪律性。“见面礼”示范班的要求是“见面微笑,敬礼问好”。无论在校内何处,孩子们遇见师长与客人,那主动的驻足、标准的队礼和真诚的问候,让谦逊与尊重成为校园最温暖的语言。“课堂礼”示范班的典范是“头正身直用心听”。从课前静候到专注倾听,再到自信举手发言,学生们用高度的自律,将课堂变成了滋养学识与修养的殿堂。“课间礼”示范班的准则是“轻走慢行右行礼让”。课间十分钟,走廊里慢步轻声,教室中安静休憩,操场上友好游戏,安全、有序的协奏曲,奏响的是学生们自我管理与谦让协作的精神。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文明礼仪不再是口号,而是融入了每一次问好、每一步行走、每一刻倾听中。孩子们在相互观摩中学习,在良性竞争中进步,将“怎么做”的实践逐步转化为“本该如此”的潜意识。
校长黄娟在观摩系列活动后深情寄语:“我们每年举办‘礼润节’,核心在于一个‘润’字。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行为的滋养,是品格的沉淀。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希望孩子们能将这份‘礼’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同呼吸一样自然,最终汇聚成未来人生路上最坚实的力量。”未来,玫瑰园润泽小学将持续推进这项礼仪教育与行为养成工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礼”的熏陶中,成长为彬彬有礼、内心丰盈的新时代少年。【责任编辑:何青】
编辑: 来源:
